又到大学毕业季,亦是高考放榜时,热搜排行和舆论圈让我们看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诸多社会场景。我们今天不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不聊各省高考金榜,仅借用今年全国高考Ⅰ卷作文题来谈一下为人父母的本手、妙手、俗手是什么?
“本手、妙手、俗手”是来自围棋的三个术语。笔者尽管不会下围棋,但通过学习很快就知道它们名如其意: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那么,什么是为人父母的本手、妙手、俗手呢?这个问题特别值得诸多中国式家长一起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反思。
无论是严父慈母,还是虎妈猫爸,都说明了为人父母是一门最难修的功课。慈禧太后为其母亲的祝寿诗是这样写的:“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可谓道尽了中国式父母为儿女一辈子的操心尽心爱心。我们今天从貌似合理的“俗手”到“润物细无声”的“本手”,再到恰到好处激活孩子的“妙手”,试着来谈一下与之相关的父母行为类型。
图片
图片
一、俗手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大多数中国式父母“我这都是对你好”的貌似合理的诸多行为。以下试着列举几种有着明显特征的俗手型,以供讨论。
1.溺爱型。唯恐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对孩子的很多事情大包大揽: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优先,要什么给什么,尽力呵护,极尽奢华;家庭条件有限的,自己省吃俭用去满足孩子(父母)的虚荣心,可以为了孩子宁可放弃自己一切。但是,这样过度呵护孩子的行为,不仅让自己活得疲累,也极有可能丝毫激活不了孩子的感恩之心,让孩子觉得什么都是父母理所应当的。而且,这样的父母处处可见的“护犊子”行为。岂不知爱若太满,会令幼年成长的孩子“窒息”,较大可能成为社会“巨婴”,导致“娇子如杀子”的一个个家庭悲剧。
2.严加管教型。信奉“子不教父之过”的传统教育方法,属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严苛父母,对孩子严加管教,爱讲大道理,动辄打骂,严父或虎妈会粉墨登场:他们会攀比,邻家的孩子总比自家的好;他们会讲,严苛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这样的父母不是不爱孩子,而是爱得更独断或者是单向度的爱。何况,多数这样的父母都是在“绑架”孩子去实现自己当年未能实现的理想罢了。
3.投机取巧型。从上幼儿园到上大学,再到大学毕业找工作,使尽世俗社会的各种丑恶伎俩,想尽一切办法寻求门路走捷径。如何实现“拼爹”“拼关系”等社会特权是投机取巧型父母的主要特点。看似各种帮助孩子成功的“捷径”“妙手”,实则助长了社会坏风气也耽误了孩子需要历练自己体验人生的真实需求。运气好的可能实现了暂时的领先,长期看却是没有获得好品行和优秀竞争能力;运气糟的既损失了尊严和钱财也耽误了孩子在实践中历练自我的能力。况且,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大概率也是精致利己主义者,有着投机取巧的路径依赖。
4.拔苗助长型。美其名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为了追求孩子的全面发展,报了无数个兴趣班,本该玩耍培养兴趣的年龄,套上了父母所认为的未来有用的五光十色的“枷锁”,导致在学写字有难度的年龄强迫孩子书写,在运算能力差的年龄学算数……总之,不是实事求是按部就班地发展孩子的潜能,而仅仅是“别人家孩子都……”的诸多攀比焦虑和从众行为。
5.放任型。这样的父母或者信奉自然发生论,或者一般都在忙碌自己的事业,自认为孩子若是个“料”总能成才,只要给孩子点零花钱,送他们上学就行了,放任孩子自我野蛮生长……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样家庭的多数孩子会沉迷于打游戏或者别的不良嗜好等。这些父母也会随着孩子不可控的“野蛮”生长去到处惹祸而后悔莫及。
KLAIN BLUE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本手型
优秀的为人父母者也许本来就有很好的家庭教育传承,或者说,对如何为人父母早已经耳濡目染。因为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始懵懵懂懂地适应如何为人儿女了。可见家庭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化遗传基因。这里试着列举几个为人父母的“本手”型。
1.言传身教型。《论语·子路》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样适用于家庭教育。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所谓书香门第的良好家风传承,家庭和睦。父母若一直相敬如宾,也有着待人接物的优秀品行,绝对可以做到家教的润物细无声。很难想象有些做父母的,自己不爱学习却强迫孩子认真读书,自己天天娱乐至死却要求孩子勤奋好学品学兼优,自己尖酸刻薄、任性放纵却期望孩子能够有大格局、严谨自律?!
2.寓教于乐型。这样的父母深知学习兴趣来源于孩子的好奇心,能够陪伴自己的孩子一起探索万物的秘密,带他们一起阅读,一起玩耍,一起旅游,一起野营……成为一个探究型家庭。他们秉承着有耐心的陪伴,一起成就为一个个有趣的灵魂。对孩子能够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3.和谐相处型。这样的父母善于与孩子平等相处,不居高临下,同自己的孩子交朋友,会耐心地给孩子讲有趣且有启发性的故事,用循循善诱的故事让孩子自己领悟更多道理,奖励优秀的表现,更善于聆听孩子的一切快乐和烦恼,和孩子一起解决所遭遇的种种困难等等。
4.习惯培养型。这样的父母深深懂得人生不是一朝一夕的“短跑”,而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马拉松”。把从小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基础。从读书学习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用设置闹钟、约定时间等良好的小计划,逐步培养孩子的“预则立”的计划性,培养守时、诚信等自律性,循序渐进地实现有着自我规划的有意义人生。
图片
图片
三、妙手型
陆游写出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诗句,也可以让我们品味出一点为人父母“妙手”的意蕴。为人父母者都想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画龙点睛”的妙手型父母。但既然是教育奇迹,必然有着可遇不可求的境界。呈现出“妙手”的父母也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法则,而只能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逐步落实起到助推作用,即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的卓越式家庭教育。这里也试着列举三个类型。
1.因材施教型。这样的中国父母深得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思想精髓,会根据自家孩子在学习时、在玩耍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点和特长,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和培养。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傅雷家书》中显示出傅雷夫人就很会因材施教,教育孩子非常成功。相信许多天才科学家艺术家的成长初期,可能恰恰来自于他们父母对其兴趣点、好奇心的鼓励和激励。
2.因势利导型。人的天性爱玩耍,如何引导兴趣点是核心是关键。比如,进入21世纪以来,打电子游戏成为新一代孩子们的普遍玩乐选择。杜绝孩子打游戏已经基本不可能,那么,打什么游戏,如何打游戏,每天需要多少时间打游戏等等就成为新生代父母所面临的难题。相信80后、90后乃至00后等熟识游戏的自律型年轻父母,都能够找到更多的因势利导的方式和方法,在寓教于乐培养智力的游戏中,去充分认识和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和特质,找到其个性成长的独特优势,为孩子创造一些能发挥其兴趣特长的机会和体验,进而起到点石成金的助推效果,在未来实现孩子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社会价值。
3.理想信念型。俗话说:“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这样的父母深知理想信念的实现,必须借助榜样的力量,因为“榜样是旗帜,代表着方向。”也相信自己的孩子到青春期必然追星。那么,就跟孩子们一起寻找好榜样,一起追星,引导他们一起学习励志型的历史人物和当代有着伟大理想信念的相关领域名人,进而把榜样的优秀品质人格化、具体化、形象化,潜移默化地把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融入到孩子思想和行动上,投入到有着理想信念的奋斗历程中。
图片
概言之,为人父母是一门最难修的功课,何为恰到好处,存在度的难度。正如中国儒家思想的“修齐治平”和知行合一的自我修炼一样伴随一生。以上论述,从传统意义上的严父慈母等“俗手”到“言传身教”等“本手”,再到现代意义上期望“画龙点睛”的父母之“妙手”,我们简单剖析了为人父母的本手、妙手、俗手大概有什么特征,至少可以抛砖引玉,若能启发年轻一代深度探讨、争论和反思如何更好的为人父母,为人子女,则作此文足矣!